344【死局】
- 最新推薦:
- 千年照孤影
- 隨母改嫁,我跟繼父約法三章
- 饑荒年,我囤貨隔空投餵女帝
- 抗戰之烽火燃血
- 大明:暴君崇禎,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
- 戰爭宮廷和膝枕,奧地利的天命
- 臣退了,陛下別哭着來求我
- 我為女帝打江山,女帝賜我斬立決
- 亮劍:消耗物資就能百倍返還
- 老子是王,輔政王!
- 女帝,我走了你哭啥
- 大明文魁
- 廢材七小姐:帝尊大人,輕點愛
- 武帝之天龍八部
- 大清隱龍
- 神話版三國
- 第三帝國之鷹
- 寒門崛起
- 漢兒不為奴
- 花豹突擊隊
- 宰執天下
- 大魏宮廷
等胡若愚把房門關上,張學良才滿臉羞愧地說:「明誠兄,我悔不該當初沒有聽你的建議啊,喪師辱國,實為民族之罪人!」
「六帥不必過於自責,好在還沒有鑄成大錯。」周赫煊只能勸解,總不可能劈頭蓋臉地罵過去吧。
除了打仗耗費錢糧、軍隊死傷慘重外,中東路事件還真沒造成太惡劣的影響。
蘇聯這次表現得非常大度,沒有提出任何無理要求,只希望一切恢復到事件爆發前的局面,甚至都沒有提出任何賠償要求。主要原因是蘇聯正值「一五計劃」的關鍵時期,而且又面臨資本主義列強的壓力,不想跟中國徹底撕破臉。
至於黑瞎子島等邊境島嶼,那純屬摟草打兔子,在撤軍時順手占下的。只要南京國民政府好好派人去莫斯科談判,拿出誠懇態度恢復邦交,史達林很可能就順坡下驢歸還領土。畢竟那幾座破島,跟中國的外交關係比起來,根本就不算個事兒。
可惜,南京國民政府為了討好英美,為了拖住張學良,根本就不想跟蘇聯恢復外交關係。
張學良請周赫煊坐下,問計道:「如今局勢,我該怎麼辦?」
「關於蘇聯嗎?」周赫煊道。
「蘇聯已經撤軍,暫時沒有威脅,」張學良解釋說,「汪兆銘、閻錫山邀請我去北平,想策劃聯合反蔣事宜,我該不該去?」
周赫煊沒有正面回答,而是問道:「六帥,你知道自己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嗎?」
張學良尷尬地說:「請賜教。」
周赫煊毫不掩飾地評價道:「八個字,衝動妄為、優柔寡斷。整個中東路事件,可以打個形象的比喻。你手裡拿著一把獵槍,想要趕跑一隻霸占在家裡的熊。你以為這頭熊正在冬眠,不多加試探就抄傢伙上了,這就是衝動妄為。等這頭熊醒來要吃人,你怕激怒它不敢開槍,又不敢藉助地形與它糾纏,只是一味的後退逃跑。而且在逃跑過程中,你還不時的停下來,想要等它自行離去,這就是優柔寡斷。」
張學良的表情已經從尷尬,完全變成了羞愧。
也就是張學良不記仇的性格,周赫煊才敢說這麼多,換成別人他才懶得白費口舌。不等張學良回應,他繼續說道:「令尊行事,完全不顧國家大義,也從來不為百姓考慮,我是非常痛恨這種人的。但令尊的行事手段,卻讓我不得不佩服。他在做出大決定之前,早就把退路都想好了,走一步、看三步,而且能屈能伸,能軟能硬,該裝孫子時裝孫子,該下狠手時絕不留情。這才是做大事的人!」
張學良默然,這次的中東路事件,他確實完全沒有考慮退路。
當時張作相就強烈反對招惹蘇聯人,張學良卻根本不聽勸,非常樂觀的說蘇聯沒能力打仗。張作相教訓說,咱們做事,不該把希望寄託於對手身上,而是要看自己的斤兩,萬一蘇聯真出兵怎麼辦?
張學良沒有給出答案,也不去考慮最壞的結果,只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。
現在被周赫煊批評教訓一通,張學良不但不惱怒,心裡反而好受了許多。他確實該挨罵,但東北沒人敢罵他,只有周赫煊敢開這個口。
沉默片刻,張學良虛心請教道:「那我這次該如何應對?」
周赫煊道:「你想幫哪邊?」
張學良說:「從個人立場來講,我非常痛恨常凱申。他居然不派人去莫斯科談判,不想著把中東路事件徹底解決,完全就是想利用蘇聯把東北軍拖住!但從國家的層面考慮,常凱申畢竟代表中央政府,一旦反蔣開戰的話,恐怕國家又要陷入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狀態。」
周赫煊直言道:「我給你兩個選擇:第一,為了國家早日和平,避免國力大損,可以態度堅決的支持常凱申,而且要儘早出兵幫忙,這樣能把國家的損失降到最小。但是,你這樣做撈不到太大好處,甚至還有可能白白損失錢糧和軍隊。第二,為了東北和你個人的利益,左右搖擺當牆頭草。先支持閻錫山反蔣,常凱申一旦戰事不順,必然會向你許諾大量好處。這時你再掉頭擁護中央,於關鍵時候出兵抵定大局,甚至還有可能把華北收入囊中。可你這樣做的話,必然讓中國國力大損,可能五六年都無法恢復經濟民生。」
「這……這叫我如何選擇?」張學良左右為難。
換成是張作霖,肯定毫不猶豫選擇第二個方法,但張學良卻是真心愛國。
愛國歸愛國,張學良還有一層身份是東三省領袖,他必須為自己的手下考慮,同時也有自保謀壯大的私心作祟。
張學良左思右想,已然漸漸傾向於後者。但他又不好意思當面說出來,這多難為情啊,難道直接承認自己不顧國家?
周赫煊又說:「我還要提醒你一句,如果你選第二個辦法,那麼日本關東軍百分之百要趁虛而入!」
張學良猛然一驚,瞪大雙眼道:「何出此言?」
周赫煊說:「中央和地方打得兵力大損,赤字驚人,短期內根本沒能力再打大仗。而東北軍又調兵入關,造成東三省防禦空虛。日本國內軍國思想泛起,他們在東北的租借地又要到期,怎麼可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?到時候,關東軍一旦入侵,中央無暇援手,你該怎麼辦?」
「是啊,我該怎麼辦?」張學良帶著疑惑望向周赫煊。
周赫煊說: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」
周赫煊講的是實話,他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。
關東軍武力入侵東北,雖然屬於下面的人私自行動,但絕對不是什麼偶然,這次不成功還有下次。就算張學良堅持抵抗,日本陸軍部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增兵,首先是駐朝鮮的日軍來增援,接著是說服國內的部隊增援,不把東北占下來決不罷休。
以東三省之力,是絕對無法抵擋的,南京政府就算想幫忙也沒能力出兵。
就東北軍面對蘇軍的糟糕狀況,別說是日本國內增兵,只朝鮮的軍團調過來,估計就能在半年內把東北打穿。
而且,東北的日軍間諜太多了,漢奸也太多了。
即便張學良想要抵抗,手下將領也會接二連三叛亂。特別是那些滿族將領,做夢都想著能建立滿洲國,光是東北軍內亂都夠張學良喝一壺,張作霖重生也是壓不住的。
在絕對的實力面前,任何謀略都屬於紙上談兵。
若是張學良選擇第一個辦法,擁護中央以最快速度的平息國內戰亂。但後續情況誰都說不準,常凱申在收拾馮玉祥、閻錫山後,如果還有餘力的話,肯定會繼續向東北軍開刀。
只要戰事再起,閻錫山等軍閥必然死灰復燃,一場大混亂在所難免。
到時候又怎麼辦呢?
變數太多,周赫煊不是神,他哪猜得出來。
就算常凱申不向東北軍下手,日本有可能推遲一兩年入侵東北,也有可能照樣入侵東北,南京政府真的會來救嗎?
順便一提,東北如今財政情況糟糕透頂。如果不趁中原大戰撈好處,根本無法打大仗,日本人來了同樣無力抵抗,這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局。
說千句道萬句,還是實力太弱,必須團結全國的力量才能扛住日本進攻。
從更加殘忍的長遠角度來看,日本武力入侵中國並非完全是壞事。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,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,令民族意識為之覺醒;而日本全面侵華,粉碎了國人的僥倖偷安思想,讓四分五裂的國家擰成一股繩,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升華。
更何況,日本人的蛇吞象,完全是在自尋死路。
唯一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,不知有多少無辜冤魂死於日寇的鐵蹄屠刀之下。
或許,這就是一個偉大民族浴火重生的代價。
周赫煊不忍心去想,他骨子裡只是個升斗小民。除了不做漢奸不賣國這點底線外,他的首選是自保,接著才是為國貢獻力量。
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周赫煊並不強求張學良拋家舍業救中國,因為他自己也很難做到,只看張學良如何選擇了。
張學良口乾舌燥地問:「就不能調解中央跟地方的矛盾嗎?」
周赫煊搖頭道:「絕無可能。去年閻錫山軟禁馮玉祥的時候,屬於平息矛盾的最好時機。但常凱申貪得無厭,解決了馮玉祥之後,還想順手幹掉閻錫山,雙方把臉都撕破了。」
「日本有沒有可能安於現狀?」張學良又問。
周赫煊斬釘截鐵地說:「也不可能。日本受美國經濟危機影響,現在情況很糟糕,必須將國內矛盾轉嫁於對外戰爭才能生存。未來十年內,德國必然全面入侵法國,日本必然全面入侵中國。東北雖然不能正面抵抗日本,但可以提前布置,讓日本的入侵沒有那麼順利!」
周赫煊也只能做這些了,他想要說服張學良,把那些飛機、大炮、金銀提前轉移,不讓日本關東軍迅速壯大。同時暗中支援東北的民間武裝,在日本人背後使絆子。
張學良呆坐良久,咬牙做出決定:「如何布置?」
周赫煊起身說:「今天時間不夠,改日細談。」
344【死局】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92s 3.696MB